理想L9應該是最近一個月熱度最高的車了,但是在即將開啟交付前夕,卻接連遭遇麻煩。這無疑為理想L9銷量超過理想ONE蒙上了一層陰影,理想L9的售價比理想ONE貴出十多萬那么理想L9還值得買嗎?
首先從車身尺寸上來看,理想L9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218*1998*1800mm,相比于理想ONE的車身尺寸:5030*1960*1760mm,全方位都有提升。理想L9的軸距達到了3105mm,這也讓它成功躋身大型SUV行列,比肩傳統豪華SUV,如寶馬X7、奔馳GLS等。尺寸的提升,最直觀的就是外觀看上去更有氣場,另外,車內乘坐空間,尤其是第三排的腿部空間會有較大改善,但是這些升級對于成本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理想ONE)
(理想L9)
再看車內配置對比,理想L9相比理想ONE新增了方向盤電動調節和記憶功能,還新增加了HUD抬頭顯示功能。當然,廠家大力宣傳的多屏設計的確也可以算是一大亮點,原來的簡單粗暴的三連屏被兩塊15.7英寸的屏幕和方向盤上的迷你液晶屏取代,還增加了一塊車頂折疊屏,為后排乘客提供觀影體驗。座椅配置方面,重點是第二排座椅增加了腿托調節和按摩功能,第三排座椅支持電動放倒,舒適性功能相比理想ONE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另外,理想L9還增加了車內香氛、車載冰箱兩項實用配置,對于家庭用車場景的考量比較到位。
(理想ONE內飾)
(理想L9內飾)
主被動安全方面,新增了后排側氣囊,但是取消了前排膝部氣囊,同時新增了疲勞駕駛提示和后方碰撞預警,在智能硬件方面,理想L9搭載了英偉達Orin-X芯片,芯片算力有較大幅度提升,以滿足處理更多攝像頭以及激光雷達所采集數據的要求。
(理想ONE)
(理想L9)
動力配置方面,理想L9搭載一臺1.5T四缸發動機作為增程器,動力總成為前130kW后200kW的雙電機組合,理想ONE的電機總功率僅為245kW,動力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不過電池包的容量并未進行大幅提升,理想L9搭載44.5kWh的三元鋰電池包,WLT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180km,如果日常想作為純電車型使用,限制還是比較大的。為了保證車輛的總續航里程更好看,理想L9的油箱增大到65L,理想ONE僅為55L,增程式動力相比純電車型的優勢這時候就很明顯了。
(理想ONE)
(理想L9)
看完理想L9和理想ONE的配置對比,的確可以看到理想L9基本上是全面提升,但是是否對得起這十多萬的差價,我覺得還有待商榷,因為評價一款車的好壞,不應該只看它堆砌了多少配置,而在于它的綜合駕乘表現。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是評價一款車的重要參考,新能源車雖然核心技術在三電系統,但是和傳統汽車一樣,底盤的表現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參考項目,更是影響駕乘體驗的最直接因素,理想L9最近所遭受的爭議也正是在此。先是網友對理想L9后懸架下擺臂采用銀色涂裝表示不解,而李想親自在評論中回懟網友不懂車,還偷換概念教育網友“造車選料不是憑拍腦袋和敲鍵盤決定”。事實上,在此前的理想ONE上面就存在類似的問題,后懸架的下擺臂也是采用銀色涂裝,在理想L9上面僅僅是故技重施罷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網上出現理想L9疑似空氣懸架故障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的照片,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了理想ONE曾經的“斷軸事件”,具有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價格貴了十多萬的理想L9難道走上了本末倒置的道路?不過這一次理想汽車的公關總算做了一次正確的處理,宣布將空氣懸架部件進行延保。
(理想ONE后懸架下擺臂)
(理想L9后懸掛下擺臂)
(理想質保方案聲明)
寫在最后,沒有一個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是一帆風順,在發展的道路上,總會需要為自己的“不成熟”和“錯誤”買單,但是要切記“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扎扎實實積累造車經驗,在關鍵技術上尋求突破,這也是對所有造車新勢力的期待。而不是依靠“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SUV”這樣的言論博人眼球,更不是去和網友打嘴仗,打造出經得起市場和時間檢驗的好產品才是對質疑最好的回擊。理想ONE目前是中大型SUV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從促進自主車企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希望價格更高的理想L9能在大型SUV細分市場闖出名堂。(文/優視汽車 大卓)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