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期想要購車的朋友來說,新能源的確是可以成為首選,15-20萬元這個價格也是很多普通消費者所能夠企及的,也能夠獲得一個集動力、續航、配置、空間、品質于一身,滿足“水桶原理”的均衡車型。在這個價位,零跑C11或許會出現在不少人的購車榜單之中,那么它又是否值得選擇呢?
在了解這款車之前,或許我們更應該了解一下零跑這個品牌。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二線選手,它成立于2015年,是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以來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是擁有智能電動汽車完整自主研發能力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整車廠家。
在零跑C11之前,零跑其實還推出過兩款車型,其中定位為轎跑的零跑S01打響了名號,卻因為奇特的造型和較低的實用性,以及各種質量問題折戟沉沙,官方基本上已經是放棄治療了。
第二款車型T03的出現,定位是“高端智能純電小車”,精準布局代步小車市場,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優勢站穩腳跟,也使得零跑能夠緩過氣來,為零跑C11的到來打下了不錯的市場基礎。
作為零跑品牌的第三款車型,零跑C11對于零跑的發展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成則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場認可度,帶來不錯的銷量和溢價能力,幫助零跑汽車在市場競爭力中提升更多的話語權。敗則耗盡大量人力物力,拖垮整個品牌的進度,不過從目前的表現看,這種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設計方面,零跑C11采用了偏圓潤的造型,線條流暢,車身比例十分協調。封閉式格柵、LED大燈、隱藏式門把手、貫穿式尾燈這些元素的應用都非常成熟。
或許是較大的尺寸有了更高的發揮空間,使得零跑C11的風格也比較主流,能夠滿足眾多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從目前的市場反響來看,沒有太大的毛病。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C11采用了十分少見的前后無框式車門設計,能夠帶來比較拉風的視覺效果,對于吸引年輕人來說十分受用。并且也沒有因為這樣的設計,在隔音表現上拉胯,這個是比較值得加分的點。
配置方面,零跑C11的車內給了消費者三塊大屏幕,包括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12.8英寸的中控車機屏以及10.25英寸的副駕娛樂屏,智能化程度可圈可點。這樣的風格倒也是與新能源車型的定位、風格相契合。
此外,Nappa真皮包裹、人臉ID自動適配、全景影像、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應有盡有。去翻一下零跑C11的配置單,其實可以看到,零跑真的是挺舍得的。這就是自主品牌在產品方面的策略,以高性價比優勢去吸引消費者。實實在在的配置帶來的享受,是形成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空間方面,作為一款軸距2930mm的SUV,零跑C11后排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都十分寬裕,即便是一米八以上的成年男子也能夠輕松滿足;常規下的后備廂容積為427L,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擴展至892L,這樣的表現足以滿足日常出行需要。
動力方面,零跑C11有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版車型可供選擇。其中,單電機后驅車型電機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60N·m,0-100km/h加速時間7.9s,能量儲備上提供有76.6千瓦時和90千瓦時的電池組,NEDC續航里程分別為510km、610km兩個版本,也是主流的水平。
雙電機四驅車型(性能版),最大功率400kW,峰值扭矩720N·m,0-100km/s加速時間僅需4.8s,同級中很有競爭力,同樣使用了90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組,并且帶有電池預加熱功能,其NEDC續航里程550公里。
整體來看,零跑C11表現出了不錯的誠意,指導價15.98-19.98萬元卻能夠給到你二三十萬的配置水平,并且形成了比較均衡表現。從零跑C11看得出來,零跑似乎一股腦地將很多壓箱底的技術與配置奉獻了出來,為的就是拔高零跑C11的產品力和性價比,但這就值得消費者選擇嗎?
零跑C11其實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一個是品牌的問題。目前所能夠提供量產車給消費者選擇的造車新勢力,其實已經為數不多了,能夠被消費者叫得上名號的基本都是像蔚來、小鵬和理想這些一線車企。而零跑相對來說,知名度較低,市場認可度一般,放在零跑T03這種代步小車上可能不是問題,但是零跑C11想要持續火熱,就是需要品牌作為強有力的支撐了。
其次,零跑雖然堅持打造全域自研生態的平臺,但是自研其實未必就代表著技術可靠,這個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驗證的。零跑C11集合了這么多的配置和技術,很難保證在日后長久用車過程中的穩定性。況且,目前為了趕進度,零跑C11還有挺多地方需要后期OTA進一步完善,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會削弱一定的信任感,也會影響到品牌形象。
目前,零跑C11的訂單紛至沓來,零跑科技戰略與產品規劃部總經理江濤曾表示:自2021年10月以來,C11已累計收到超過1.1萬份訂單。但是以目前零跑的產能,其實是難以供應目前的訂單數量的,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的銷量均只能維持在2000臺左右。
可以說,零跑C11取得了不錯的開門紅,一方面是本色的產品力做得是比較吸引人,消費者目前是比較樂于選擇這種車型,另一方面是因為上市初期的新車都有著不錯的市場熱度,前后積累了不少的訂單,再有就是同級車型相對較少,目前的競爭環境還比較寬松,這些都是利好因素。
但是對于零跑C11或者整個零跑品牌來說,想要獲得持續的發展,不僅是要堅持口碑的塑造,更是要解決產能的問題,以及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才能夠在接下來的發展中站穩腳跟。隨著越來越多后來者入局新能源市場,諸如小米、百度、華為等大企業攪局,站穩腳跟的零跑能不能跑起來,還得加強自身實力的塑造。